痛风慢性期,脾虚为主痰浊痹阻!健脾益气治本,化痰泄浊降酸治标
图片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2124期
大家好,有粉丝私信留言问痛风平时该怎么做能让痛风逆转。
那就要先搞清楚痛风平时的主要病因或问题是什么。
当痛风急性期关节症状消失,毒热消退后,疾病就进入间歇期或慢性期,这个阶段患者常表现为受累关节间歇性疼痛,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部分可见关节麻木。
在痛风间歇期,大多数患者可感觉舌体乏力沉重困浊,大便黏腻不爽,舌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或白腻...
这就是痛风慢性期的脾虚湿浊阻滞的核心病机——正虚为主,正虚以脾虚或脾肾亏虚为主。邪恋为辅,邪恋是痰湿阻滞或湿浊阻滞。
清代医家冯兆张在其所著的《冯氏锦囊秘录》里认为:
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脾胃之湿所结乃地之气也。
这个意思是说是是脾胃不能把摄入的饮食运化为水谷精微反而变生为湿浊,痰湿是脾胃功能失司 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其实也是平时所言的尿酸高。
对于痛风慢性期的病机认知,也可从宋代妇科医家陈自明所著的《妇人良方大全》的记载理解:
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急而痛。
在痛风慢性期,体内痰浊弥漫周身,痹阻肌肉、筋脉、关节,痰浊阻滞气机,气机不行血脉不畅,不通则痛,会导致肌肉酸楚,关节疼痛。
痰浊充斥体内,所以不仅会身体显得肥胖,还会感觉身体沉重容易疲倦乏力。
而且,如果不及时健脾益气,断绝痰浊内生之源,痰湿持续内生蓄积,附着于肌表关节,形成块瘰,或结聚于肾脏而凝练成石,形成肾结石。
简言之,在痛风慢性期,其辨证的核心是,在脾虚的前提下痰浊痹阻。
如何治?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痛风慢性期,治疗关键是益气健脾、化痰祛湿泄浊降尿酸西医认为在痛风慢性期,核心要降尿酸——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而稳定尿酸。
而中医针对痛风慢性期的核心病机脾虚痰湿痹阻的特点,治疗应该益气健脾、化痰祛湿泄浊。
具体治疗方法,可按照下面这些思路去调整——
如果感觉身体倦怠乏力,面色暗黄,舌胖大,脾虚比较明显,则可用四君子汤加味。
如果关节沉重或麻木不仁,或有瘙痒,舌苔白腻或黄腻,等表现痰湿明显,则可以二陈汤加味治疗。
如果身体乏力,大便溏泄或黏腻不爽粘马桶,脾虚湿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
另外,按照西医的观点,尿酸排泄除了肾脏外,肠道也承担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尿酸排泄。如果肾功不全,或已经是难治性痛风患者,尿酸控制不满意,强化肠道排泄尿酸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中医里,脾的功能就包含肠道的排泄。按照这个观点,在痛风缓解期,治痰湿,降尿酸也可以从调理脾的运化入手,就可以在上面所讲的三个方剂:四君子汤、二陈汤、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加用下面的常用药多,以强化效果:
如果关节晦暗,存在血瘀,可加桃仁-红花。
如果关节不瘥,可加鬼箭羽=穿山龙。
如果哦关节肿胀不已,可加金钱草-海金沙。
如果肿胀不瘥、反复,可加土茯苓-土大黄。
如果舌根黄腻,下肢沉重,下焦痰湿重,方加苍术-黄柏。
如果关节反复,方加川牛膝-薏苡仁。
如果有痛风石,可加浙贝母-牡蛎。
如果有痰核,可加造价次-白芥子。
最后,按照中医观点,痰非温不化,也可以在方剂里少佐以干姜,一可助脾阳,二可助痰消。
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美新科技:截至2025年5月30日股东户数为8141户
下一篇:没有了